中国商业网 - 商业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 行业快讯 | 市场行情 | 营销理念 | 投资热点 | 市场热点 | 产品分析 | 股市行情 | 安全事故 | 采购管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福州现代商业发展缩影:记忆中逝去的“老商业”
L.biz | 商业搜索

福州现代商业发展缩影:记忆中逝去的“老商业”

信息来源:booeoo.com   时间: 2014-04-08  浏览次数:1447

    本月1日,在福州经营了19年的麦当劳东街店正式关闭,它的关闭让很多福州消费者都想起了台百华联、茶亭街、东街口天桥、上海西餐厅、外文书店等近20年仍在记忆中却已逝去的老商圈、老商业街和老店。在这些地方,排队用粮票买售价不菲的蛋糕、乘要收费的扶梯、平安夜挤拥挤的东街口天桥……当时一幕幕有趣的情景如今回想起来仍似在眼前。业内人士说,这些“老商业”要么代表了一个传统消费时代的终结,要么开启了不少福州人新的生活消费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退出是福州现代商业发展的缩影。
  餐饮:上海西餐厅和麦当劳台江店带来西式饮食
  20多年前,福州人往往会对好朋友说:“走,去上海西餐厅!”或者对女朋友说:“今晚上西见!”1983年9月25日开业的上海西餐厅,就在福州东街口的钟楼底下,也就是现在东方百货的位置。这是我省的第一家西餐厅。
  当时任上海西餐厅副主任的潘为人回忆说,那时候从上海过来了十几名师傅,都是国际大饭店的大厨。经过专业培训,他们做的西餐非常地道,有牛排、鱼排、蜗牛等,和现在一样,都是用大大的盘子装着一小块的牛肉、鱼肉,旁边配着“花草”,再来点通心粉什么的,一顿饭,大大小小的碟子、盘子一大堆,让很多福州人都觉得非常新鲜。
  除了这些,上海西餐厅还出售不同款式的糕点、冰激凌以及盖着厚厚奶油的雕花蛋糕,那时候人们第一次认识奶油蛋糕,由此福州市场甚至掀起了“蛋糕旋风”。
  虽然当时吃顿牛排需要三十几元,并非是普通老百姓日常能承受,但很多“老福州”记得,那时候到上西买蛋糕、西点的人非常多,每天排队排到大街上,还要凭粮票购买。一个6英寸的蛋糕要用1两至2两的粮票,再加上十几元的现金才能买到。
  到1995年,福州的上海西餐厅在全省已经有13家分店,可到1997年,因为西餐厅越来越多,且旧城改造中很多店面被拆除,到上海西餐厅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少,直到2007年,其最后一家店关门。
  同样让福州消费者感受到西式餐饮不同魅力的是在1994年开业的福州第一家洋快餐店——麦当劳台江路店。
  “忘不了当时它开业的情景,老长的队伍,从玻璃门口一直排出来,绕过了当时的南星澡堂,排到了如今的江滨路上。麦当劳当天免费赠送开业后的头200个汉堡,对当时的福州人来说,这种促销手法前所未闻,加上前期铺天盖地的广告,当天麦当劳店所在的台江华联商厦附近都快被挤爆了。”当时在华联商厦上班的林女士回忆说。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麦当劳台江路餐厅的开业,直接改变了榕城餐饮业的格局,在我市餐饮业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麦当劳、肯德基更多的快餐店不断开张,也掀起了强劲的“洋快餐旋风”。
  不过,随着商圈的变化,2003年10月,麦当劳台江路餐厅正式关闭。
  百货:台百华联关闭榕传统商业形式终结
  福州百货业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其中不少“老福州”最为熟悉的就是建于1952年的台百大楼。在其经营的几十年里,台江百货创造了每年平均向国家缴税300多万元的骄人业绩,并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但在2000年前后,福州的商业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超级连锁商业开始雄起,从好又多到沃尔玛、麦德龙,再加上本土超市永辉等的兴起,传统的国有百货受到巨大冲击。2001年台百便开始走下坡路,随后的两三年间,这家老百货衰败到连电费都交不起。
  与台百相同命运的是华联商厦。福州华联商厦于1986年元旦试营业,当时是我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并在全省商业企业中率先采用电动扶梯送顾客上下楼。很多市民因为觉得新奇,不买东西也去乘电梯,由于顾客太多,华联因此一度对顾客乘电梯进行收费。
  华联商厦随后也书写了一个国有商业企业的传奇:1987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创利润305万元;1988年,华联商厦和东百销售额双双突破一亿元大关,创利税424万元。
  同样是在2000年前后,同样是由于商业格局的变化,华联商厦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仅2001年就亏损900多万元,资不抵债的华联商厦被迫于2002年3月关门。随后尽管欲转型复活,但两次公开拍卖均遭流拍。
  “台百和华联商厦的退出,意味着福州传统百货商业形式的结束。”业内人士说,当时同样面临巨大压力的东百选择了转型,它紧跟形势,抛弃了原来的柜台式经营,逐步向现代商业转变,由此避免了被淘汰的恶运,转而成为了现代百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传统百货退出市场后,现代百货不断进驻福州开业,如今除了东百,还有新华都、大洋、天虹、世茂、王府井等等。
  商业街:茶亭街和东街口天桥难以与时俱进的“繁华”
  2006年2月中旬,福州的茶亭街每天都能迎来一大批拍照留念的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同时还有大量抢购手工艺品的消费者。当时作为福州传统手工艺一条街的茶亭街面临拆除,在其退出前的最后一两周里,这种情景每天都在上演,记者对此至今也仍是记忆犹新。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从南台万寿桥(即今解放大桥)进城的人,或由城里去南台的人,都要经过茶亭。明清之后,有一些传统手工老艺人在茶亭街建木房开店铺,从事铁器、角梳、乐器、雨伞、泥塑等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茶亭街逐步成为驰名中外的福州传统手工业作坊街。
  “茶亭街承载了太多福州独特的民俗手工艺。”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历史上茶亭街出现过多种手工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手工艺都没落了。以手工小泥人为例,最鼎盛的时候,茶亭街上有30多家泥人店。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仍是:街道两旁的众商家迎送着往来顾客,河边喝茶聊天的老人家悠闲地度过午后时光。
  然而茶亭街连片矮陋的木板房经历百年的风雨和洪水侵蚀成为危房。茶亭街的人口却增长了4倍至5倍,当时沿街数千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平方米。1979年,台江区房管部门曾对茶亭街上的老木屋进行一次“修马面、加楼层、卸撑柱”工程,改善了一部分紧房户的居住条件。1990年,台江区又启动茶亭街改造工程,当年年底,福州市第一条骑楼式商业新街出现在福州市民的面前。
  又过了十几年,虽然茶亭街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但其道路狭窄,路中央电线杆密布,通行缓慢,已成为福州城区交通枢纽中轴线的“梗阻”。鉴于此,2006年2月底,我市开始对茶亭街进行拆除重建。目前原先的手工艺店分散在南后街等地。
  对不少年轻人来说,印象更深的是东街口的天桥。每到情人节或是平安夜,东街口就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特别是在平安夜,记者每次采访都会发现,东街口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天桥,最拥挤的时候,过个天桥得花上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福州东街口天桥是在1985年修建的。2011年初,为了给地铁让道,该天桥开始拆除,因为这座桥承载了许多福州年轻人的回忆,在获知天桥要拆除后,不少福州人都纷纷前去拍照,作最后的告别。
  书店:安泰外文书店等老书店受电商冲击退市
  在众多行业中,福州最早受到电商冲击的行业可以说是传统书店。
  原来位于鼓楼区安泰的福建省外文书店就是一家相当有特色的老书店。该书店于1976年3月成立,改革开放后,外文书店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科技资料、进口书报刊,举办各类涉外书展,对此福州不少中老年读者都有极深的印象,这家书店也是福州外文书籍最全的一家店。
  2004年前后,越洋图书城等大型书店出现,福州整个图书市场的竞争加剧,安泰外文书店向综合书店转型,但此后发现,转型后并未被消费者看好。2007年,外文书店又重新回归专业,主攻并加大引进外文书籍,当时主营品种达3万多种,成为全省品种最全、最具权威的外文专业书店,其中80%的图书为独家经营的原版读物。
  “除了民营书店,更大的竞争对手是图书电商的涌现。”业内人士说,电商销售的图书多是打7折或8折,很多甚至是5折销售,而传统书店却无法以如此低的价格卖,因此福州市民的图书消费迅速向电商转移,不少传统书店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随后的两三年间,安泰外文书店的经营面积不断缩减,到前两三年,该书店基本退市。
  事实上,与安泰外文书店一样的还有很多特色的老书店,比如1980年潘秋在台江开设的全国第一家民营书店“潘秋文学书店”,随后又开了4家的连锁“书店超市”,鼎盛时期,“潘秋超级书市”月营业额上百万元,而前两年也陆续退出。
  此外,还有曾与潘秋书店齐名的树人书店、席殊书屋、晓风书屋等,很多近两三年都是不辞而别。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商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