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金补充只是给了商业银行服务更多民营、小微企业的机会,但是能否真正服务好,提升金融服务的价值,则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业务能力、风控能力,只有不断地完善内部机制,苦练内功,才能真正地将资本金扩充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发挥出来。
商业银行多渠道“补血” 加强对民企融资支持
应完善内部机制提升防风险能力
本报见习记者 韩鹏栓报道
2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能力。
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促进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分析称,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金可缓解当下银行业的资本补充压力,其次,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应完善内部机制,加强监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金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8年,鼓励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明确支持商业银行探索资本工具创新并拓宽资本工具发行渠道,为银行发行各类创新型资本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也于2018年12月25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指出,鼓励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银行进一步充实资本拓宽道路;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为其中的一项措施,体现了政策的一贯思路,预计未来银行补充资本的路径将不断拓展。
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1月24日晚宣布,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entral Bank Bills Swap,CBS)。
随后,银保监会也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充实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扩大信贷投放空间,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抵御能力,丰富保险资金配置,银保监会将允许保险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这意味着,央行联手银保监会为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保驾护航。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可以增加持有银行永续债的金融机构的优质抵押品,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认购银行永续债的意愿,从而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造有利条件,也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具有多种形式,金融分析师赵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既有的资本补充工具主要有股权融资、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依靠发行股票、增发新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国家注资等方式,而此次基金、年金等长期投资者也允许参与银行增资扩股,且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更是让商业银行资本金扩充有了更多保障。”
“尤其发行永续债可缓解当下银行业的资本补充压力,特别是有利于非上市中小银行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赵欢补充道。
通过更多融资渠道补充资本金是商业银行未来资本金规模逐步扩大的“助力剂”。
具体看来,“首先,通过更多金融产品补充资本金,包括增资扩股,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渠道进行融资;此外,引入更多的资金方参与到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融资,包括基金、年金、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外资等。总之,通过融资渠道和资金方的多元化,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融资规模,可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完善内部机制
强监管防风险
资本金得到补充的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机制,提高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能力。
资本金得到补充的商业银行应如何完善内部机制?陈嘉宁建议,资本金补充只是给了商业银行服务更多民营、小微企业的机会,但是能否真正服务好,提升金融服务的价值,则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业务能力、风控能力,只有不断地完善内部机制,结合优势,苦练内功,才能真正地将资本金扩充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在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每一笔业务,每一次服务中践行和落地。
另外,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赵欢向记者分析指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能力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有利于银行稳定信贷投放,进而提高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更有助于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
其次,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金可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同时提升商业银行业务规模和对小微企业服务能力。
陈嘉宁分析称,对于金融风险而言,资本金以及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升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规模和资本充足率,对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有积极的意义。
从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能力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使得商业银行业务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另外,因为民营、小微企业的风险较大,对应核算的风险加权资产相对较高,资本金的提升能够保证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能够为更多的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服务,陈嘉宁补充道。
那么,未来该如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能力?
陈嘉宁指出,提升资本金,只是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提升了银行可以开展业务的规模。这只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诸多重要因素之一。要真正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还需要去考虑,如何针对自身优势,去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风控能力、产品竞争力、信息化能力等诸多能力和因素。只有结合优势,苦练内功,才能有机会。
对于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原来没有发行过资本工具的银行,探索发行资本工具,这都需要总体做好资本规划。
其中,监管也是重要的一环,赵欢分析称,就监管机构来讲,要进一步推动投资者群体的丰富,推动整个资本工具相应法律、会计等体系的统筹协调。
要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和制度,构建上下联动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主动接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推动省内金融监管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赵欢补充道。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3.2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81%;相比去年一季度,去年四季度五大行以及邮储银行对于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采取多渠道补充资本,可在一定程度上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为银行信贷扩张,尤其是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