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
在清朝才子袁枚为苏州吴江黎里古镇写下这首《黎里行》后300年,我来到了这座900年历史的小镇,她刚刚从夏日的清晨苏醒过来,镇中心的市河上,木船小舟依然停泊在岸边。早起的居民在河边的廊棚上谈笑聊天,一切都是闲淡的模样。
养在深闺人未识
和其他名声在外的江南古镇一样,黎里也是依水而居,户户通舟。黎里宋元之时便有村落,到了明清时代,得益于运河航运的发达,成为名噪一时的大镇。
黎里和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同里相距不远,但和后者的大红大紫截然不同,黎里还没有高度商业化后的喧嚣与繁华,更多的则是一份宁静与超脱——这或许是更为珍贵和难得的。有人曾这样形容:“黎里百年桃源避世,安然如镇中的太浦河,干干净净,波澜不惊。”
历史上的黎里曾是商业繁荣的大镇,2.5公里长的市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从宋到清,这里也曾经百舸争流,商贾云集。现在的古镇上,还留有宋时的古桥,明清的驳岸和河埠,而这里数不清的弄堂和宅院,更是黎里曾经煊赫一时的证明。
黎里古镇的弄堂可谓是江南之最,镇中那座精致而秀美的端本园就隐于镇中大观弄底,曲径通幽,穿过一条长长的小巷,却是另外一番天地,颇有“大隐隐于市”之感。
端本园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初建,同治年间重建。园虽小巧,曲廊、荷池、回廊、假山、亭、榭、楼、轩却一应俱全。园中植有桂树两株,故楼名“双桂楼”。
人杰地灵,文风昌盛
在900年岁月沧桑中,风光秀美经济发达的黎里古镇,文风也很昌盛,据说这里曾经出过26位进士,61位举人,43位贡生,秀才更是不计其数。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柳亚子先生,故乡也在黎里,他在这座古镇创办了著名的南社,柳先生的书房正对庭院,还真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意境。
柳亚子在黎里创办了著名的南社
柳亚子先生像
柳亚子先生书房
在黎里古镇,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锡器博物馆,收藏有各类藏品1000多套,据说是国内最大的锡器博物馆。历史上天下锡器,以苏州为盛,制锡大师也多出自于此。
博物馆中的“一品锅”被称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我曾在帝都“走进养心殿”的国宝展览中见过这件宝贝,没想到这里才是这个乾隆皇帝酷爱的火锅用具的家。
遁世江南水岸边
黎里静谧秀美,没有游人如织的喧嚣,特别适合清心小住。帝都的有名的山里寒舍在这里开了“水岸寒舍”精品民宿,几处饶有特色的明清老宅被改建为复古的民宿,凭窗凝望,感受到的是古镇千年不息的脉动和水乡温婉的情怀。
古镇小吃
油墩是黎里的名小吃,外酥内软,香醇爽口 ,有豆沙馅、肉馅两种。
绿豆糕分南北两派,北为京式,南为苏式和扬式。黎里地处苏州吴江,那是道地的苏式,制作时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软、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