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的江南无锡,自然是不能错过的城市,许多人到江苏无锡,都要到南门外的古运河,在古运河畔,有象征江南弄唐文化的水阁,有浓郁商业气息的南塘老街,以及长达千米的南下塘老街,铺就了长达千米的石板路。这几座颇受关注的老宅让许多游客趋之若鹜,但在古运河畔有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大窑路。
到大窑路要沿下塘老街一直走到尽头,当人们穿过泊渎港桥后,沿着古运河畔一直走到这里,就能看到这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大窑路北起伯渎港桥,南至赵家湾,全长1公里多,经三阳弄、钱塘浜桥和路青桥与古运河道平行。路旁有一些传统的江南民居小楼,这些民居门窗紧挨着古运河畔,在这些居民区里还有40多座古窑,都是当年用来烧砖瓦的。
大窑之名与古窑烧制砖瓦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方志记载,最早建于明洪武年间,鼎盛时期有两百多座砖窑,其中大部分经历了明清两代,部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熄火,至今还保存着19座古窑。最初的大窑路叫老窑,就在无锡城南门外,民国时期由于烧制砖瓦的质量好,人们常称这里的砖为老窑,与其它地方烧制的砖有大小之分,1932年正式更名为大窑路。
最鼎盛时期是清代嘉庆年间,故宫博物院修建的大窑路承接了专门烧纸金砖的活儿,从此在这里声名大噪,在这一时期,烧制砖窑的人员多达数万人,他们每天从事烧砖的工作,烧窑的火光几乎映红了无锡南门外的半天。真难以想象无锡居然还有土窑烧砖瓦,而且还辉煌了600多年,即使不是机器造砖瓦,估计也没人能比得上大窑路那些古窑。
许多人都说大窑路是无锡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街上散落着许多原住民,古窑因常年不生火而日渐衰败,但长满了青草和飘扬的枝叶让这些窑看上去沧桑。有空的话去无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