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苏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到9.44亿,较2020年6月增长4321万。多达95.4%的网民是网络视听用户。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可谓竞相勃发,欣欣向荣。
在成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9亿多网民的视听新消费格局正在被数据精准透析。
当下,网络视听内容已成为我国广大网络用户交流与消费的主要方式。在新的视听环境下,网生影视内容呈现新气象,同时也不断面临的新问题。业内呼唤新生态,新模式。因为任何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生态和模式的健康运行。
6月4日,由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组委会主办、奇树有鱼承办的「向新而生」网络视听新商业模式与资本论坛上,长短视频平台,高校和一些新兴的网络势力人才代表齐聚一堂,进一步聚焦新时代网络视听的新商业生态与模式探索,探讨资本对网络影视新发展的助力,以及关注新视听环境下网络影视及音乐人才的培养。
一起来回顾现场干货。
网络视听新商业生态下,
关于新型内容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内容产业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多元的商业模式更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行业生态。
分论坛之前,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首先带来了《视频行业的新商业生态探索》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网络视频从诞生至今已经有十多年历史,其中有十年都集中在专业视频内容领域,包括爱奇艺在内的所有视频平台都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历经十年发展,整个视听行业已经从免费观看广告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广告+会员+一部分单片付费的商业模式。
“过去十年用户养成了为内容付费的习惯,未来十年用户将逐渐认可为高质量内容付费。”而无论是制播方式、发行方式还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本质都是用户付费意愿的升级,未来更多将基于用户是否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付费。(高质量付费)从电影开始,再过几年也许会拓展到剧、综艺或者其他内容,希望借此打开另外一片市场,建立一个真正的围绕用户付费分帐的商业模式。
杨向华介绍,从2020年开始,爱奇艺为用户提供了电影“单片付费”的观看选择,基于模式变化,在今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首次提出“云影院”概念。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供接近于电影院的观影体验和高质量首发电影品牌,基于单片付费模式,为电影片方提供相对灵活自主的定价收入分账商业模式,建立真正2C的商业模式和更加合理的分账体系。“现在我们做的商业模式是买断一部电影,自己承担成本来推动商业模式进化。希望有一天真正做到跟电影院一样自己定价,观众去看,票的一部分收益分给制作方,这样一个良性的生态。”
“云影院”之外,爱奇艺还推出了另一个基于创新的商业模式“云演出”。作为爱奇艺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真实与虚拟场景,借助多种视听技术打造的新形态娱乐内容,云演出满足了用户在观看内容时获得互动感、沉浸式的体验。
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
长视频景象蓬勃,短视频破而后立。在短视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切实的多种可能的当下,音乐产业也在多年的发展流变中发生了丰富变化。
快手音乐事业部负责人袁帅在《拥抱多元生态,创造更多机会》的个人演讲中表示,随着数据流量的普及和短视频对于用户的多样渗透,音乐也慢慢从听的场景转换到作为“情绪担当”的看+听的场景中来,音乐在看+听的场景中扮演着辅助的角色。他举例,“短视频平台上的音乐呈现形态是丰富多样的,就好比开了一家餐厅,呈现的内容是一道道菜,音乐是佐料,如果没有佐料,菜会非常难吃,但餐厅很难把佐料单独打包售卖。”
袁帅介绍,在快手平台上,音乐相关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热门的曲风多元;音乐可视化的内容多元;与音乐对应的创作生态的多元。
快手主张拥抱每一种生活,而“快手音乐人”的初衷,就是为这些玩音乐的人服务。“不只是在音乐行业里比较专业化的音乐人、版权方、音乐公司,我们也想通过平台去服务每一个有自己音乐梦想的,想把音乐做成爱好的人,我们希望他在平台上玩音乐玩得爽。”
快手音乐事业部负责人袁帅
作为教育工作者,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吴曼芳女士针对新视听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深刻思索和丰富实践发表了演讲。她表示,内容是源动力。优质内容是推动网络付费的重要引擎,行业呼唤更多高水平创作人才。而内容创作所需要秉持的标准化的工业化流程,其在人才端的覆盖和普及,除了需要在院线电影剧组中进行充分的学习实践,也需要与奇树有鱼这样的头部互联网娱乐公司进行教学合作和探索。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吴曼芳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奇树有鱼创始人兼CEO董冠杰带来了《网络视听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以奇树有鱼几年发展探索的实际经历,遥望畅想了新时代一个好的内容企业的标准。
首先,面对新的时代背景,要做与时代共振,有创新模式的新型文化企业;其次,为了适应和满足互联网用户丰富的内容需求,内容企业需要以内容为抓手求新求变,从吸引用户眼球到占领用户心智的转变,且是精准,快速,高频的。
如何解决高品质的内容需求与高效、高频产出精准内容的矛盾?新型内容企业需要做到三点:秉持文化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为媒,把公司品牌深深植入到用户心里,长久占领用户心智,目标向百年品牌进发。第三,创新商业模式。
奇树有鱼创始人兼CEO董冠杰
用户付费是奇树有鱼网络影视板块的创新商业模式。具体有三:依托公司内部成熟的数据平台,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其次,打造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制片体系以及强大的风控体系。第三为网络影视项目的金融化,风投、保底、固收等多产品组合,力争做到周期可控、资金流转速度快、票房预测准确率高、投资收益可预测。
而短视频孵化是奇树有鱼音乐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具体有三:精准获取用户;人才和团队的运营体系搭建;短视频+音乐的多收入生态建立。
一言以蔽之,只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建立标准化生态体系、实现稳固多元的资金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内容公司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资本如何助力网络影视新发展?
众所周知,影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大力扶持,但近三年来影视行业资本退潮,也是资本与影视行业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当下,影视行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契机。网络电影、网络剧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新媒体手段,正在激发整个内容行业的多元发展。内容新环境下,如何看待资本与影视行业的矛盾和问题?健康、良性的资本如何与影视行业达成有效沟通和正向结合?
问诊行业症结。在此次“资本助力网络影视新发展”分论坛上,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杭表示,一是影视行业投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演员、制作、宣发端等存在一定的风险;二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内控标准普遍比较松散,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三是传统影视行业的回款周期比较长,无论院线电影还是电视剧,尾款回收无法绝对保障。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杭
精鹰传媒董事长王建章认为,当前影视行业普遍存在资本和内容方信息不对等,行业宏观数据不够多、同质化比较严峻等问题,一个健康的市场,产品类型及结构应该更为丰富多元。
广东精鹰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章
关于投资经验的分享,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影业(投资)总经理陈武东表示,找到好的伙伴,可以避免一半的坑。具体表现为,跟头部公司合作,拉片单,从美术、摄影等主创全部拉一遍。
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影业(投资)总经理陈武东
而作为内容制作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奇树有鱼副总裁,青榕资本董事合伙人鲍玉成在看待资本与影视行业的矛盾这个问题时表示,其实资本和影视行业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互联网影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可标准化的程度非常高。投资小、周期短、回报率高,并且爆品的可能更大。而政策的监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风险。资本需要再有耐心一些,更有温度一些。同时内容创作者更需要敬畏资本,主动拥抱资本。
奇树有鱼副总裁,青榕资本董事合伙人鲍玉成
另一方面,网络影视的商业化模式不断增多,用户付费也频频取得不俗成绩,关于网络影视的新商业模式,又有着什么样的投资优势呢?
在陈杭看来,网络影视新商业模式的投资优势表现在,网络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大胆,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而多元化的业态方式是根植于对用户需求的密切把握上的,同时网络影视的回款结算周期相对更快。
张艳阳则认为网络电影类型相对丰富;回款时间相对有保证,风险相对可控;而在整个网络电影市场,寻找优质的企业合作,发展“钱”景相对较高。
小咖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艳阳
精鹰传媒既往在网络影视领域的投资有着高胜率,王建章依然长期看好网络影视业务,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确定了(投资)头部精品战略,坚持内容为王,同时敢于创新,多做创新。“制作团队跟资本之间要更多的融合、更大胆的开放。同时一定要注意诚信体系。”
陈武东也坚决看好付费内容赛道,坚定认为用户一定会为优质内容买单。“坚决看好从2B到2C的转变,把这个生态做起来,是我们要坚持的方向。”
既然网络影视的(投资)赛道是清晰而坚定的,作为网生市场的头部公司,奇树有鱼每年出品几十部网络电影和网络剧,其金融化管理体系很好地保证了多项目的同时运作。
奇树有鱼副总裁,青榕资本董事合伙人鲍玉成表示,奇树有鱼网络电影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从投资到生产端实现了良好的成本可控、周期可控、投资回报可控,资金流转速度快,资金使用率高。
而青榕资本作为奇树有鱼发起的基金,也是一支股权基金,在业内参与投资了项氏兄弟、造梦师等头部制作公司和优质合作方,对于标的的投资理念,鲍玉成提纲挈领:“未来用户付费一定是趋势,精品化影片才有未来,而精品一定出自优秀的头部制作团队。”
“短视频+音乐”时代,
关于新型音乐人培养与孵化模式的搭建
互联网重塑音乐产业。几年间,音乐产业经历从1.0阶段渠道的释放到2.0阶段旋律的释放,再到3.0阶段,音乐在短视频平台上得以丰富呈现,“玩”音乐能力的释放。
事实上,短视频的出现极大颠覆了原有的音乐行业,重塑音乐产业链,催生了新的音乐生态。
在此次“新型音乐人孵化模式探索”分论坛上,关于短视频给音乐行业带来的影响,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文锋认为,短视频作为一种新视听形态,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对于人们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丰富了教育的形式,推动了教学的创新,也加速了音乐的传播。
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文锋
快手音乐事业部版权组总监于蓝则认为,短视频让音乐从单纯听的模式,变成了看+听的模式,短视频平台内容反哺到流媒体,拓宽了收益模式。
快手音乐事业部版权组总监于蓝
唱作人、音乐制作人刘凤瑶则从辩证角度看待以上问题,“短视频对音乐的传播带动作用是好的,但为了传播而传播会对音乐人有一定打击。”刘凤瑶认为,无论是传统唱片公司企划打造的歌手,还是从短视频平台发展起来的歌手,只要有独特的风格和音乐的能力,都是时代需要的。
唱作人、音乐制作人刘凤瑶
而奇树有鱼在音乐板块遵循的新商业模式,就是用“短视频孵化模式”来打造和孵化新型音乐人和爆款歌曲,对于短视频在音乐领域的的革新探索,奇树有鱼联合创始人、COO徐亮总结,短视频庞大的用户量级和高效多变的传播方式,重新定义了音乐宣发规则和音乐人成长路径,让音乐更有趣,更多应用场景,也让用户完成了从听音乐到玩音乐的转变,奇树有鱼的音乐厂牌发力人音乐便是基于短视频逻辑诞生,专注于音乐人的孵化,让更多喜欢唱歌的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
奇树有鱼联合创始人、COO徐亮
事实上,在“短视频+音乐”时代,新的传播语境下也诞生了很多新型音乐人。
关于音乐人才培养与孵化模式的搭建,在腾讯音乐人产品总监李倞看来,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音乐人通过平台,可以便捷地将音乐发布到腾讯音乐旗下的各平台,腾讯音乐人同时携手多个计划如“亿元激励计划”“银河计划”“星曜计划”“乐动计划”“原力计划”等给音乐人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方式。爆款的内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平台的扶持是创建好的生态,让好的内容能在生态下自然生长出来,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视听内容。
腾讯音乐人产品总监李倞
关于爆款内容的诞生,于蓝认为,爆款离不开创作者。创作者只有获得了收益,满足了最基本的诉求,才有可能、有精力去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这样成为爆款的概率就更大。
两场分论坛分别探讨透析了网络影视的投资之道和“短视频+音乐”所带来的势能裂变。而内容新时代,关于网络视听的新商业生态与模式探索值得继续追问。
作为网生内容的头部公司,奇树有鱼已完成在网络电影、网络剧、音乐短视频上的内容矩阵搭建,勇立潮头,极富典型性和创新性。而坚持内容为王,持续创新商业模式,都是奇树有鱼在网络视听领域所做的创新性思考和探索实践。
向新而生,希望行业未来能长久进步,创新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