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215个特色商业街区客流量同比增长98.4%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居民出行意愿强烈,消费热情高涨,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颇受关注的成都到底有多火?5月4日,成都市商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告诉大家答案:小长假期间,全市57家重点企业销售额共计12.6亿元,同比增长14.5%,较2019年同期增长24.8%。
同时监测数据显示,升级类商品实现大幅增长,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鞋帽类、服装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31.05%、21.82%、19.68%、18.77%。大宗商品销售良好,受文旅消费市场拉动,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8.8%;汽车类同比增长53.8%。
今年小长假期间,成都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全力抓好节日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供应充足,消费持续升级。
成都春熙路、交子金融、望平街、玉林路、铁像寺水街等215个特色商业街区,融合青年文化、生活美学、潮流时尚、艺术空间等元素,通过数字化赋能,增强沉浸式体验,开展了“乐飨·Love 美食荟”、国风茶艺表演、“锦绣四川 帧帧精彩”城市烟火影像展等活动,客流量达84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98.4%。
今年小长假,成都餐饮消费火爆。据初步调查,成都30家餐饮企业(25个品牌),小长假日均营业收入342.43万元,同比增长129.0%,日均客流量7700余人次,同比增长126.0%,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
火锅、市井类品牌增幅明显。如大龙燚、何师烧烤、后火锅、朱光玉、蜀大侠、小龙坎、马路边边等品牌营业额增长区间为80%-160%,特别是中午进店人数和消费较平时大幅增长。以孔干饭和怂记冒烤鸭为例,每个门店分别都创下了最高纪录,同比增长均在150%以上。只能临时取消网上排队改为现场排号、打烊前半个小时停止取号等手段引导限流。
同样火热的还有传统中餐、大型餐饮和酒吧。据不完全统计,有云、松云泽、大蓉和(一品天下店)、悟园、全聚德、M99、龙泉山庄、三江鱼府等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60%-105%。M99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霓虹跳舞、空瓶子“五一”假期因客流量过多,采取限流措施。除此之外,重点景区类餐饮增长明显。太古里、锦里、宽窄巷子等城市景区及乡村旅游型餐饮客流量同比增长超190%,销售额增幅约12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孟浩